歷史溯源


革命實踐研究院院舍中的一棟

萃湖那一整塊是滿古老的地層,而且是個兩個丘陵之間的天然凹谷。木柵公園這附近最早在250年前就有人來居住了,早期先民來這裡開墾的時候,他們為了要有儲水的埤塘,所以他們就對萃湖這個天然凹谷做了一個攔水的水壩,就可以蓄水,作為灌溉下游的灌溉水,連水牛都不能到萃湖裡玩耍。

木柵公園中有幾個抽水的設施,以前沒有自來水的時候他們就抽取萃湖裡的水用。國民政府來台後在附近設立了國民黨革命實驗研究院,蔣公先生在那開會之後都會來這邊環湖,也就是在木柵公園這附近逗留,木柵公園裡的每條路都有他的路名,譬如說大智大仁大勇路或是環湖路。

以前的萃湖跟現在不大一樣,有比較大一些,木柵公園內有四棵百年老樹,原本有五棵但有一棵倒到水裡去就死掉了。 從前此地在日據時代曾是二戰遠東戰區盟軍被日軍抓來監禁高階戰俘的「凸鼻番仔嶺」,聽年長者說,偶爾會看到戰俘在山上放羊吃草,二戰結束後,納入先總統蔣公行館名為「草廬」或「木柵別館」,鄰近的「萃湖」有「大台北的小慈湖」之稱,周圍的環湖步道曾經是先總統蔣公與夫人蔣宋美齡女士散步的地方,據說蔣公還曾經在湖中泛舟,「草廬」後來成為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中興山莊」前身革命實踐研究院的舊址,是國民黨培養幹部的重要場所,目前已將這片土地捐給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而「萃湖」的北邊就是「木柵公園」,這個公園是國民黨政府當年為了實施「福利社區化」政策,興建「安康社區」時遷走三千多座墳墓而規劃出來的。由於「萃湖」水資源豐富,湖畔設有一座百年古井,是早期軍方時代之國防設施或營區設置之備用水源設施。

參考資料來源

【在地的花蕊】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找回萃湖美力:http://www.napcu.org.tw/task604.html

林淑英,在步道上共譜生命的樂章,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http://naturet.ngo.org.tw/